在《亮剑》这部作品的结尾阶段,晋西北的铁三角——李云龙、孔捷和丁伟都被授予了少将军衔。这一授衔决定虽然对他们来说是实至名归,但同样引发了他们的不满。毕竟,曾经与李云龙同级的程团长西宁股票配资平台,却被提升为中将,这让晋西北铁三角产生了强烈的情绪。直到刘师长亲自出面与他们对话,才平息了他们的不满情绪,使得这一波风波得以平稳解决。
程团长和晋西北铁三角一样,都是在大革命时期便加入党的老干部。根据他们的资历来看,程团长被授予中将军衔并没有什么不妥,实际上是很正常的。而晋西北铁三角虽然军功赫赫,屡立战功,但他们的升迁步伐相对较慢,最终以少将军衔被授予,虽然看似符合他们的资历,但心理上却不免有些不甘心。
然而,令人疑惑的是,晋西北铁三角虽然对程团长被授予中将产生了不满,却对赵刚被授予少将并未表示反对。这一点值得探究。赵刚与李云龙的资历明显不在同一水平线上。赵刚参加八路军是在抗日战争期间,而李云龙早在黄麻起义时期便加入了红军,具有远远丰富的战斗经验。赵刚在党内和军内的资历无论如何都远低于李云龙,那么为何李云龙等人对赵刚的晋升没有任何异议呢?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。
展开剩余70%首先,赵刚与李云龙是多年的老搭档。从独立团时代起,两人便一直并肩作战,一个负责军事指挥,一个负责政工工作。无论是在独立团,还是在解放战争期间,李云龙和赵刚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,彼此间的关系也极为融洽。赵刚外表看似儒雅,但他内心极其坚定,是一个非常有革命热情的知识分子。他不仅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,而且在军事上也有过不小的建树——他曾在战场上展示过百步穿杨的枪法。李云龙对赵刚的认同,既是因为赵刚的能力,也因为两人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。
第二个原因同样至关重要,赵刚的入伍时间较晚,但他背后有一份非常特殊的背景。赵刚属于1937年到1938年间入党的高级知识分子那一批。那时候,党组织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,广泛吸纳了大量高学历的知识分子,他们不仅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,还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。赵刚作为其中的一员,在加入八路军后便迅速担任了独立团的政委职务。尽管他起步较晚,但因其丰富的知识背景和极高的政治觉悟,赵刚的职务和级别也并没有因为资历较短而受到限制。尽管李云龙早在红军中已奋斗多年,赵刚作为政委,依旧可以与他平起平坐,拥有与李云龙平等的话语权和决定权。
赵刚的资历虽然短,但他的起步便是正团级的干部。在八路军中,像他这样从抗战初期便担任正团级干部的知识分子并不在少数。赵刚在抗战初期担任了团政委,在独立团时期,李云龙与他虽然是同级,但赵刚的职务却始终没有低过李云龙。从这一点来看,赵刚并未因为入党时间较晚而处于劣势地位,相反,他的上升速度也是非常迅猛的。
然而,在解放战争后期,赵刚的晋升进程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影响。虽然他在抗战时期已经是团政委,但由于李云龙屡次因违反军纪而遭遇降职,赵刚作为政委,也因此承担了一定责任,导致他在后期的晋升速度较为缓慢。特别是在淮海战役时,赵刚仍然只是纵队的政治部主任,与李云龙的职务相当。因此,尽管赵刚在战斗中表现出色,最后被授予少将的决定,仍显得有些低估了他的能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赵刚这一角色的原型实际上是李震——一位河北藁城人,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级知识分子。李震在1937年加入八路军,担任过多个团政委职务,直到抗战末期,他已晋升为旅政委。李震的升迁路线无疑是正常的,但赵刚在电视剧中的设定,与李震的实际履历有所出入。李震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中野六纵政治部主任和12军副政委等职务,直至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,这才符合他军内资历的真实水平。
总的来说西宁股票配资平台,赵刚的晋升虽然较为缓慢,但他出色的革命背景和卓越的能力,还是让他最终成为了一名值得信赖的少将军官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