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倚岳麓层峦叠翠股票网上配资,面朝湘江千里烟波,岳麓书院是创建于北宋时期的中国古代“四大书院”之一。2007年,这座古朴而庄重的书院迎来了比自己年长千岁的“老者”——一批来自秦代的珍贵简牍,开创了我国高校入藏简牍的先河。按照考古学惯例,它们被命名为“岳麓书院藏秦简”,简称“岳麓秦简”。
\n近日,CCTV-1《简牍探中华》聚焦岳麓秦简,重点解读了失传2000多年的秦代律令,为观众呈现出一幅更为立体丰满的秦代历史图景,有网友感慨:“有种历史被不断刷新的感觉!”
\n《盗律》《贼律》《杂律》《具律》
\n失传2000多年后重见天日
\n春秋战国时期,各国纷纷推行变法改革,其中尤以秦国的商鞅变法影响最为深远。商鞅通过制定秦律、废井田、重农桑、奖军功等一系列变法改革,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其中,商鞅制定的秦律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\n当时,商鞅以魏国李悝的《法经》为蓝本,制定了包含《盗律》《贼律》《囚律》《捕律》《杂律》《具律》在内的“秦律六篇”。然而,这些珍贵的秦律长期失传,仅在部分传世文献中留有零星记载。岳麓秦简的发现,让失传2000多年的秦律重现于世,其中就有《盗律》《贼律》《杂律》《具律》四篇。
\n此外,岳麓秦简中诸多首次发现的记载,呈现出秦法“严而不苛”的一面。比如,岳麓秦简《徭律》规定征发徭役需遵守“田时先行富有贤人,以闲时行贫者”,也就是农忙时要先征发富庶的人,农闲时才征发贫穷者。
\n《徭律》中还规定“凡免老及敖童未傅者,县勿敢倳(使)”,即不能擅自征发老者和未成年人。这些都体现出秦代对征发徭役的审慎态度,让我们对秦律有了更为全面、客观的认知。
\n在对秦律起到补充和修改作用的秦令中,还有一条关于秦始皇禁伐湘山树木的诏令,堪称中国古代早期的“环境保护法”,体现了当时已萌芽的生态保护意识。
\n2000多年前古人已经“拿捏”
\n勾股定理、乘分术
\n岳麓秦简《数》中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,直接说明《九章算术》中勾股内容在先秦数学著作中已有渊源,可见早在战国时期,数学已发展至相当高的水平。
\n让人惊喜的是,《数》中还有一段有关乘分术的记载,它念起来朗朗上口,类似分数乘法口诀。
\n比如,“三分乘四分,三四十二,十二分一也;三分乘三分,三三而九,九分一也。”意思是:三分之一乘以四分之一,三四十二,结果就是十二分之一;三分之一乘以三分之一,三三得九,结果就是九分之一。
\n书写于岳麓秦简上的文字,刷新了我们对于中国早期数学水平的认知,展现了古人卓越的数学思维与精妙的计算智慧。
\n未见于史册的秦代大庶长
\n爵位在商鞅、白起之上
\n大庶长是秦代二十等军功爵位中仅次于侯的高级爵位,然而关于它的史料却十分有限,被《史记》记载的秦代大庶长也仅有3位。
\n“大庶长周举私”——2015年,研究人员在长沙市坡子街一口古井中发现一批秦代简牍,其中一枚简牍上写有这六个字。专家分析,这位未见于史册的秦代大庶长名叫“周举”或“周举私”,爵位在商鞅、白起之上,可能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大人物。
\n简牍带给我们的惊喜远不止此。2024年10月,研究人员在坡子街新发现一批战国简,而就在不久前,这批战国简的出土地又发现了新的简牍,初步判断各有东汉和西汉的简牍数百枚。截至目前,在只有600多米长的坡子街范围内出土的简牍就涵盖了战国至东汉四个时期,时间跨度长达数百年,其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不言而喻。
\n股票网上配资
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